看中國茶葉是怎樣走遍世界的
婺源峽谷春茶網(wǎng);2016.02.02
作者:季然
西方最早有關茶葉記載的文獻是公元851年一位阿拉伯商人撰寫的《中國與印度的關系》。隨后,一些西方旅行家也對茶葉進行了描述,這使得西方人對茶葉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。但直至17世紀,茶葉才被傳教士帶回歐洲。
1607年,荷蘭東印度公司將從中國購得的第一批茶葉運至阿姆斯特丹,此后該公司便一直壟斷著中歐間的茶葉貿(mào)易,直至17世紀中期。此外,東印度公司還把茶葉輸出到意大利、法國、德國和葡萄牙。
17世紀中期,英國開始流行飲茶。茶葉最先是在咖啡屋與世人見面的。1652年,這些咖啡屋向人們提供茶飲料,并配有點心和甜品,但這些僅供男士享用。第一個宣傳茶飲料的人是托馬斯·加拉威。他在1658年9月23日至30日的倫敦周報《信使政報》上稱:“中國有一種美味的飲料叫做‘Tcha’,而在其他國家這種飲料被稱做‘Tay’,又名‘Tee’。現(xiàn)在,這種飲料在倫敦皇家交易所附近的桑特尼斯·海德咖啡屋有售。”
1706年,提供茶飲料的休閑場所出現(xiàn)在倫敦的大街小巷。托馬斯·川寧在倫敦開設了第一家茶館,專門提供茶飲料,尤其面向受排斥的女性顧客。至此,飲茶之風盛行于整個英國。
18世紀,茶已經(jīng)成為英國社會最流行的飲料,在早晚餐時間代替了啤酒,在其余時間代替了杜松子酒。
16世紀,茶葉在傳遍歐洲各國后,進入了北美大陸,當時的美洲大陸還是被歐洲列強瓜分的殖民地。1626年,荷蘭人最先將中國茶運銷至其管轄地,隨后英國人也將從中國進口的茶葉銷往其管轄地。后來,美國獨立,并將目光投至亞洲大陸。1783年圣誕節(jié)前夕,據(jù)稱排水量達55噸的單桅帆船“哈里特”號滿載花旗參,由波士頓港起航,駛向中國。由于旅途艱險,“哈里特”號只與英國商人在好望角交換了一船茶葉后便返航了。1784年2月22日,華盛頓總統(tǒng)生日的這天,準備充分的費城商人羅伯特·莫里斯、丹尼爾·派克與紐約公司在格林船長的率領下,乘360噸級遠洋帆船“中國皇后”號由紐約港出發(fā),裝載了40多噸花旗參經(jīng)由好望角駛向中國。自此美國與中國正式開始了茶葉貿(mào)易。為維護對華貿(mào)易,美國國會于1789年通過了航海法,規(guī)定美國商人從亞洲進口的貨物除茶葉外均給予12.5%的關稅保護。
茶葉在美洲國家開始廣泛流行起來。1812年,巴西引入中國茶葉。1824年,阿根廷購置中國茶籽并將其種植于國內(nèi)。
19世紀初,隨著各國經(jīng)濟貿(mào)易和文化交流程度的日益加強,茶經(jīng)由傳教士、商船帶至新西蘭等地,隨后,逐漸在大洋洲興旺起來。澳大利亞、斐濟等國還進行了茶樹的栽種,其中在斐濟的種植獲得了成功。
明代,茶葉傳人非洲。鄭和七次下西洋,歷經(jīng)了越南、爪哇、印度、斯里蘭卡、阿拉伯半島,最終到達非洲東海岸,其每次航行均帶有茶葉。顯然,茶葉很早便已傳入非洲,據(jù)記載,摩洛哥人已有300多年的飲茶歷史。
1903年,東非的肯尼亞首次從印度引入茶種,之后進行了商業(yè)性的開發(fā)種植,1963年獨立后,進行規(guī)模經(jīng)營?夏醽喨艘揽靠萍脊芾恚韺そ輳,驅動茶葉生產(chǎn)的發(fā)展,一躍成為世界茶壇的新秀?夏醽啿铇I(yè)以發(fā)展速度快、質量上乘、出口比例高而備受世人矚目。(來源: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