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(jīng)風(fēng)靡西方的三種中國茶
婺源峽谷春茶網(wǎng);2014.12.09
壹 武夷茶
最近,一位喜歡字謎游戲的英國朋友遇到了難題,她怎么也想不出B_H_A是個什么單詞?吹竭@個題,愛好19世紀(jì)英國詩歌的朋友肯定知道,答案是BOHEA(武夷茶)。武夷茶出現(xiàn)在眾多詩人的作品中,例如蒲柏的代表作《鬈發(fā)遇劫記》第四篇155—156句;勃朗寧夫人的《奧羅拉·利》第四篇;以及阿來利克·瓦特悉尼·史密斯等人的詩。
武夷茶,一種來自中國的紅茶,曾讓整個歐洲為之著迷,并隨著歐洲各國的殖民擴張風(fēng)行各地。本杰明·富蘭克林在自傳里,詳細(xì)開列出為對英作戰(zhàn)向支持者征用的物資。在這份清單里,咖啡出現(xiàn)了一 次;茶出現(xiàn)了兩次,而且特別注明需要的是“好”的武夷茶和綠茶。
從植物學(xué)的角度看,武夷茶是Thea Bohea L(武夷種)中的一系。這個名字也曾作為一種比白毫、小種茶的葉子更扁、更小、顏色更深的茶樹葉片的名稱。
英文單詞Bohea來自武夷山的中文發(fā)音。地處福建、江西兩省交界處的武夷山是茶的故鄉(xiāng)。這里云霧繚繞,山巒秀美,亦真亦幻。九曲溪蜿蜒流淌過三十六座奇麗山峰,傳說中的先賢彭祖,和他的兩個兒子武、夷就生活在這里。此地就用武和夷的名字命名,稱為武夷山,F(xiàn)在還有人為尋找彭祖當(dāng)年的宅邸攀山越嶺。
起初,中國所有的茶都是按綠茶加工制作。但把茶從廣州海運到倫敦需要數(shù)月,歐洲人要求改進茶葉加工工藝以保持茶葉不變質(zhì)。中國茶人把茶葉中的水分焙干,解決了這個問題。如此加工過的茶葉呈現(xiàn)黑色,茶香馥郁芬芳。

貳 熙春茶
熙春茶是中國綠茶中的一種(產(chǎn)地婺源)。茶葉扭成細(xì)長條,入水慢慢舒展,口感淡雅青澀。人們用形容春天的詞語來描寫它。春天既是熙春茶的采摘季節(jié),春天的新綠也是它的顏色。上品熙春在谷雨前采摘,湯色金亮,入口濃郁醇厚夾一絲綿甜。
熙春茶的身影也在很多詩作中出現(xiàn)。艾默生的作品《色諾芬尼》第一節(jié)中就有。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時期,為抵制高稅賦的茶葉,人面編了許多瑯瑯上口的詩歌印在報紙上,貼在街道邊、船舷側(cè),制成宣傳冊,鼓勵大家少喝武夷茶和熙春茶,改喝美洲茶或紅三葉草茶,F(xiàn)在還保留有當(dāng)時流傳下來的這類詩歌。
叁 工夫茶
在無名氏做的《再見了我的茶桌》(“A Lady's Adieu to Her Tea-Table”)這首詩里,不僅有武夷茶和熙春茶,還有工夫茶。工夫茶是中國紅茶中的佳品,F(xiàn)在市場上出售的工夫茶多經(jīng)一種粉紅色的中國小花熏過香。
英文單詞congou來自中文的工夫(Kung-fu)!肮し颉倍衷谥形睦镉屑夹g(shù)嫻熟的意味。精湛的技藝加工出的茶葉不染塵,不細(xì)碎、不帶梗。英式早餐里的茶起初用的全是工夫茶,現(xiàn)在則多用中國、印度或斯里蘭卡產(chǎn)的紅茶。
如今,茶被課以重稅的日子早已過去,茶的品種之多更是超越祖輩的想象。您打算買的也許是熏花伯爵紅茶、精選玉泉綠茶或銀針白毫,但是如果留言,您還是會在店鋪里找到武夷茶、熙春茶和工夫茶。一邊捧讀往昔的詩歌,一邊品飲曾經(jīng)風(fēng)靡西方的中國茶,溫暖和親切自會在心田悠然蕩漾。